打造战斗堡垒 促进融合发展
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制卤厂党支部
【基本情况】
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制卤厂党支部(简称“制卤党支部”)现有党员9名,入党积极分子12名。担负着为生产提供优质卤水,为公司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负责矿山岩盐开采及矿山管理、安全等工作。2015—2019年,制卤党支部连续五年被湘衡盐化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12—2019年,制卤厂连续八年被湘衡盐化公司授予“双文明”单位称号。
【基础工作】
近年来,制卤党支部以“五化”建设为抓手,致力于打造生产经营战斗堡垒,形成了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经验做法】
建设党性熔炉,强化政治功能。运用好党内平台,打造支部党性熔炉,强化党员政治思想淬炼。一是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支部政治学习第一课,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理想信念。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学习16次,及时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强化“学习强国”APP的学习,及时学习党中央的最新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发表的文章,支部党员人均15000分以上,支部书记突破23000分。二是严肃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委会12次,确保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每一个岗位,确保卤水、生活用水和岩盐开采安全。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组织生活会2次、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4次,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党员党的意识、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三是强化党性锻炼。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广泛开展党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多次组织党员赴韶山等红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设立“党员先锋岗”3个,开展党员志愿服务6次,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建设创新阵地,强化创新发展。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一是推动理念创新。推动职工思想大解放,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创新是发展源动力”的理念。先后开展技术创新大讨论活动3次、集中研讨3次、集中学习5次,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摆脱过去“等着要、站着靠”的依赖观念,引导大家把企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有机结合。二是推动技术创新。针对生产中的难点、焦点,组织有专长、技术过硬的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员工成立QC小组进行集体攻关。近年来,完成立项攻关100余项、革新200余项,并拥有11项专利,其中卤水净化工艺、石灰自动配比投加工艺、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定向对接井技术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工艺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三是推动机制创新。积极开展职工“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每年向集团、公司“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递交40余项建议,每年都有20余人获得集团、公司职工“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奖。建立多岗位合成机制,使员工适应不同岗位的生产需要,做到“一个岗位有三个人能操作,一个人能操作三个岗位”,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新型职工。
建设人才摇篮,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党管人才队伍,打造人才培养平台,引导职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为制卤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开展职工技能培训12次,结合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培养壮大企业人才队伍。目前,制卤厂共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名,高级技师6名,技师15名,以及一大批技术熟练工人。二是落实导师带徒机制。制定并实施《导师带徒活动管理办法细则》,加强导师带徒管理考核,以点带面,分阶段、分重点、分层次的助推员工成才。按照“一对一”原则,每年组织10多组师徒结对,对新进职工或青年职工进行传帮带。三是强化职工岗位学习。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到岗位,通过“每日一题”、“每周一考”、现场测试、现场考核等方式,推动职工在岗学习。每年组织职工各类培训50余场,参训人员达1000人次以上,大幅度提升了职工岗位技能。
建设生产样板,强化精益生产。推进精益生产,提升精益管理能力,积极争创公司乃至集团精益生产工作的排头兵,打造精益管理的样板。一是开展精益生产教育。通过微信群、宣传橱窗等方式宣贯精益生产理念,举办4期精益生产培训班,强化职工的精益生产教育。推行班会制度,开展好微培训,让每位员工轮流主动站上讲台,重点讲授精益生产思想和精益生产工具使用。二是打造精益生产样板。全面落实首批样板区指导老师开单69项,推进员开单32项,责任部门自提整改35项,制作OPL卡32张、练兵卡96张,完成了“减少卤水浪费”、“生产作业计划优化”等2个课题。样板点仓库分6个步骤整改,实现了科学摆放,规范有序。样板点一级控制室经4个步骤完善,实现了窗明几净、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样板点石灰储罐通过外观美化和设备改造,成为了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强化精益生产管理。建立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的设备管理体系,进一步抓好设备自主保全工作,确保每台设备责任落实到人,对10余类共90台设备按类别整理整套完整资料,为36台重要设备建立易损件表。创建一套既适合设备状况,又适合员工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的操作、维修保养规范,使操作、清扫、点检、保养、安全、设备润滑和小故障处理形成规范操作。将设备三级巡检作业书与电子巡检制度结合,实现了设备巡检工作标准化与网络化,2019年发现并报送设备隐患共165起,设备完好率较上年度提高2%,维修费较上年度节约13%。严格精益生产考核机制,将生产与员工绩效直接挂钩,3名员工因推进精益生产工作中不力而被处罚。
责编:马菀倬
来源:省国资委党委组织部